网站首页| 期刊简介| 编委会| 投稿系统| 发表流程| 联系我们| 稿件查询     
请确认您的稿件里已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,主要包括: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(汉族可略)、籍贯、学历、职称、研究方向 工作时间:早上8:30——下午17:30(周日除外)
(1)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,编辑部免费审核(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,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) 。 (2)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,不损害公共利益。(3)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、学术研究成果,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,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;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,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。
刊社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刊社新闻

德国宝马展“中国热”的启示(观象台)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点击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7日

  面对外部冲击,创新和进步才是最大应对底气。实力强了,技术牛了,布局完善了,即可“以不变应万变”;抓住机遇,创新技术,实现突破,即可“以变局开新局”

  

  日前,第三十四届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(又称“宝马展”)闭幕。作为三年一届的工程机械“奥运会”,中国企业在展会上掀起了一股“中国旋风”:

  参展商总数3500余家,中国企业超500家,占比超13%;全球首台、行业首批,中国企业频频发布新品,揽下众多国际订单。数据显示,展会闭幕后,徐工所有展品全部售罄,中联重科斩获20亿元订单,三一敲定超30亿元订单。

  环视全球市场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,国际经贸形势纷繁复杂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何以逆势抢单,赢得市场认可?

  实力即底气。“2024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”显示,50强企业来自12个国家,中国企业入榜数量最多,为13家,较2023年增加了3家。

  在工程机械领域,销售额和市占率是评选50强企业的重要依据。依托庞大的中国市场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不断提升技术、改进产品,并走向全球,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卓越的性价比稳步提升市场份额。

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以往中国工程机械整机强、零部件弱,不少核心部件依赖进口。如今,以恒立液压、无锡必克等为代表的配套企业迎头赶上、强链补链,中国工程机械实现从高端主机到关键零部件的全面升级。

  今年以来,虽然国际市场不确定性上升,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依然淡定、从容。

  原因,在于出色的创新能力。面对全球竞争,如果只是在同质产品里比拼价格,则竞争激烈。掌握独门绝技、拿出拳头产品、解决市场痛点,才能高人一筹。

  以本次德国宝马展为例,全球首款混合动力全地面起重机、全球最大吨位纯电履带起重机、实现零排放运行的全电动泵车……中国企业依托国内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配套能力,推出一系列首创新能源产品,引领行业绿色转型。

  除了在绿色化领域,在智能化领域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率先尝试、抢占先机。

  德国慕尼黑、中国浙江湖州,两地直线距离8700多公里,然而依托远程遥控系统,观众在展会现场即可操控湖州的挖掘机完成作业,全程无卡顿、无延时。

  前沿技术、炫酷体验,智能化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展现新实力、树立新形象,为开拓市场奠定良好基础。

  原因,也在于全球化的布局。以三一为例,从2009年战略落子德国贝德堡,开启欧洲市场闯荡,到2012年牵手普茨迈斯特,再到在北美、印度、巴西等地设立产业基地,全球化的布局让企业得以更方便地为当地量身定制产品,推出本土化设计,也得以更好地在全球间调配产能、灵活应对。

  观察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,无不在加快全球化布局。徐工,国际化收入占比提升至46.66%;中联重科,在德国投资5000万欧元建设二期工厂;柳工,已拥有4家海外制造基地……国际化布局、国际化经营,为企业应对挑战提供强大支撑。

  德国宝马展上的“中国热”启发我们,面对外部冲击,创新和进步才是最大应对底气。实力强了,技术牛了,布局完善了,即可“以不变应万变”;抓住机遇,创新技术,实现突破,即可“以变局开新局”。

  变与不变,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。


网站首页 本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

Copyright 2014-2015 Powered 版权所有 盗版必究 版本号:HvShop V9.5
《就业与保障》杂志社邮箱:jyybzzzsyx@163.com为本刊投稿邮箱
《就业与保障》杂志社【官网】